2024-12-12
2002年是國際生態旅遊年,同時也是臺灣生態旅遊年,為實現生態保育與地方創生的共榮共生,由全臺各地生態旅遊輔導團隊與部落社區攜手組成的「臺灣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聯盟」,於12/12(四)10點假臺北市NGO會館正式成立,立法院張雅琳委員、徐富癸委員、監察院田秋堇委員、施錦芳委員、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陳貞蓉代理署長、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澔貞副署長、交通部觀光署方正光主任秘書、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宋麗茹技監、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張金龍校長、全臺44個生態旅遊組織、65個社區部落、10個培力輔導團隊,以及產官學研各界超過150位貴賓出席,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該聯盟以「提升專業知能」、「維護品牌價值」、「推動產業發展」、「促進國內外交流」為核心宗旨,並制定七大任務作為指導方針,涵蓋合作交流、人才培育、資源整合、行銷推廣、政策參與及國際交流,期盼透過聯盟的努力將生態旅遊推向更高層次。
2024-12-06
森林系與清景麟教育基金會攜手推動的「森麟人」活動已在今年迎來第六年,12/6(五)上午十點於屏科大保力林場盛大展開。預計於兩公頃土地上栽植4000株臺灣原生樹種,包括相思樹、楓香、恆春山枇杷、大葉山欖、茄苳、象牙樹與軟毛柿等臺灣原生樹種,透過科學規劃和生態設計,增強當地生物多樣性,為南台灣打造一片綠色屏障。更結合智慧林業技術展示與環保創意手作,打造出結合教育、科技與環保的跨界合作。由本校施玟玲副校長、清景麟林聰麟創辦人共同開幕,森林系吳羽婷主任、森林系張焜標退休教授、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經營企劃科林湘玲科長、清景麟基金會林湘甯董事長、三地集團鍾嘉村董事長及農業金庫、土地銀行、臺中銀行、臺灣企銀、永豐金證券、陽信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台北富邦、兆豐銀行、合作金庫及高雄銀行等金融夥伴也共襄盛舉。
2024-11-29
素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的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表揚大會,11/23(六)隆重登場,表彰對維護森林資源與自然生態保育有卓越貢獻者。森林系吳幸如助理教授以推動原鄉合作保護山林資源永續利用與復振傳統文化,在自然保育領域有傑出表現,而榮獲此殊榮。
2024-11-28
屏東縣牡丹鄉公所於109至113年度獲國家發展委員會核定地方創生計畫,並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協助與支持下,透過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中心團隊的專業陪伴,推動以林下經濟為主題的地方創生發展,以部落山林養雞、林下段木香菇栽培、林下養蜂獲鄉民響應與投入,成為牡丹鄉善用森林資源的新興特色產業。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林業保育署許賢斌科長、屏科大施玟玲副校長、森林系吳羽婷系主任、森林系陳美惠教授、牡丹鄉公所潘壯志鄉長,特於11/27(三)上午10時在牡丹鄉東源村辦理「國產材木工坊暨森林生質能循環利用場域」成果發表會,為場域啟用揭牌且展現牡丹鄉推動林下經濟的重要成果。今天的活動超過90名在地社區夥伴參與,由牡丹古謠班以傳統歌謠表演開場,場面非常熱鬧。
2024-11-28
ESG科技創新推動聯盟辦理的「2024IMV科技創新獎金競賽」近期揭曉,本校研究總中心王裕民特聘研究員、楊正輝特聘研究員、農園系林汶鑫教授及劉力維助理教授級研究員與學生組成之團隊「屏科大國際灌溉研發服務中心」,以「SPRI水稻減碳環境友善」研發成果參賽,榮獲非企業組生態永續類第1名,展現屏科大在科技創新及永續發展領域的實力。該競賽聚焦節能減碳、生態復育等關鍵議題,團隊出色的表現不僅獲得評審青睞,也為本校在國內推動科技永續專業再添一筆亮麗成績。
2024-11-16
屏科大以農立校,歷經百年不斷創新,為實現「農業加值」和「跨領域人才培育」,屏科大特別設立「科技農業中心」,並於校慶(11/16)上午9:30由張金龍校長、農業部試驗所畜產黃振芳所長、中研院周昌弘院士、侯景滄院士、廖一久院士、張國清院士等貴賓共同揭牌。科技農業中心由推廣教育處、智慧農業中心及科技農業學士學位學程(後稱科農學程)三大單位組成,科農學程為農業公費專班,其為培訓農業經營人才,結合農園、水產、動畜、食品及管理等綜合領域課程,學術及實務並進,幫助學生學以致用;推廣教育處為農工商產業提供專業技術培訓課程,結合社區服務,以增強競爭優勢促進產業升級;智慧農業中心運用前瞻科技,推動智能生產與市場整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三個單位結合而成的「科技農業中心」,將發揮試驗研究、推廣服務與教育推廣三者的相互支援作用,冀培養跨領域人才,使台灣農業得以走進智慧農業大時代。